《杜鹃花落》冲上热搜。
笔者认为,作者居心叵测,他故意站在日军的角度,将自己的心里话,通过日军的口吻表达出来。《杜鹃花落》的作者,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阴险家。
《杜鹃花落》的作者,他知道自己是一个中国人,所以他不能站在中国人的角度上,来抹黑先烈美化侵华日军。
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,《杜鹃花落》采用了一种极为刁钻的手法,从整体上来看,此文好像是充满正能量,没有什么大的硬伤。但是,这正是作者的阴险和狡猾之处。在核心思想正确的掩盖下,作者将自己对先烈的污蔑之辞,通过日本军官的口述,光明正大的呐喊出来。
现代社会,流行快餐文化,读文章也是。一篇文章,能够打动读者的,往往就是主角的言语及其心理活动。
《杜鹃花落》的作者,深谙此道,他在主人公的言语及心理活动中,美化侵华军人,通过描写具有普世价值观的父爱,来污蔑我国抗日先烈。
《杜鹃花落》此文中,处处暗藏玄机,凡是针对抗日先烈的地方,用词推敲,什么“共匪”,“逃窜”,“留给他们的只是投降,只是死亡!”,“拿这股军人祭旗”,“杀光他们”,“仇报了,回家吧”
如果是一个不懂中国抗战史的外国人看了,他会以为这个日本军人是在自己的国家作战,他是在抵抗入侵者,他是在保家卫国,他是一个令人敬佩的英雄好汉。
《杜鹃花落》的作者,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,他写此文的根本目的也是在此。既然不能光明正大的美化侵华日军,那就来一个曲线的手法,将第一视角放在侵华日军身上,这样处理的话,作者心中很多不能明说的话,就可以肆无忌惮的说出来。
《杜鹃花落》作者的这种手法,用老百姓的话来说,就是指桑骂槐,这种龌龊的表达方式,并不高明,有点智商的成年人,一看便知道,这个作者耍的小伎俩,不过是掩耳盗铃,掩盖不了他阴险的心思。
《杜鹃花落》最初发表在《教师家园》的公众号上,发表时间为2023年12月20号。不难看出,《教师家园》这个公众号的读者群,大部分是教师。从去年12月20日到今年3月份,这么长的时间,为什么读过此文的老师们,居然没有一个人来举报?
笔者认为,《杜鹃花落》的作者用心险恶,但是最先读过此文的老师们,却是集体麻木,他们已经将中庸之道发挥到极致,事不关己,高高挂起。试想一下,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们,对于抹黑先烈的行为,充耳不闻,可见,我们的教育已经出了大问题,这不是一两个老师的问题,而是整个教育系统出了大问题。
更加让人匪夷所思的是,一篇发表在公众号上的文章,怎么会出现在成都新都区的初三试卷上?难道是出题者慧眼如炬,还是这篇文章得到很多老师们的私下分享?
即使出题者看中《杜鹃花落》这篇文章,难道就没有审核者?这么一篇容易引起极大争议的文章,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初三试卷上,这不是视教育为儿戏吗?
笔者认为,出题者是恶毒的,有那么多的文章不去选,偏偏选中这一篇《杜鹃花落》,绝对不能用失误来形容。
此外,毒试卷的出现,审核者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。作为审核者,是最后一个环节,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。笔者认为,审核者在此次毒试卷中,有两种可能性,第一种可能是审核者和出题者,双方观点一致,认为试卷出题没有问题。第二种可能是审核者渎职,没有认真审核。
以前出现过毒教材,如今又有毒试卷,我们的教育部门,应该好好反思。《杜鹃花落》的作者,集多种荣誉于一身,既是十大名校校长,又是英语学科带头人,还是支部书记和高级教师,这样的人隐藏在教育干部队伍中,可见,我们教育系统的选拔机制也出了问题,那些真正热爱祖国,热爱人民的好教师,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荣誉和地位。
四川在抗日战争中遭受重大损失,如今,毒试卷出生在成都,确实令人痛惜。
针对毒试卷事件,成都新都区联合调查组,发布情况通报:负责试卷审核的相关教研员及区教科院院长全部停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