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“剑指伊朗”,在波兰开了一场国际会议。
当地时间2月13-14日,一场由美国主导的“推进中东和平与安全未来部长级会议”在波兰华沙举行。然而,这一场事关中东地区和平稳定的会议,却被认为是一场联合“反伊朗会议”。
在会议开始前,美国务卿蓬佩奥宣称,此次会议旨在“集中讨论中东稳定与和平、自由与安全”,包括“确保伊朗不造成不稳定影响”。而美国盟友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也在推特上表示或将“与伊朗开战”,虽然后又改为“对抗伊朗”。
美国副总统彭斯在14日的会议上更是指责英法德三国“创建机制打破美国对伊朗的制裁”,同时呼吁这几个国家退出伊核协议,称“为了中东地区的和平、安全、稳定与人权,是时候我们的欧洲伙伴和我们站在一起了”。蓬佩奥则称,中东地区若不能首先“击败伊朗”,是“无法赢得和平与安全的”。
然而,《纽约时报》评论称,由于俄罗斯、中国等主要国家未参加,欧洲许多国家也未出席或是仅派出低级别代表参会,这一场“中东和平会议”变得异常尴尬。
伊朗方面更是对这场会议表示强烈谴责,称其为“绝望的反伊马戏团”。
据新华社报道,伊朗外交部15日发表声明称,这是一场“失败”的会议,美国付出巨大努力举办这一会议以组建反伊朗联盟,其所谓的会议成果却毫无意义。伊方敦促美方认清中东地区现实,立刻放弃这种注定不会有结果的做法。
开完会只成立了一个工作组?
据路透社报道,自13日晚开始的“中东和平会议”邀请了来自60个国家的外交部长或是其他官员,波兰总统杜达、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以及美国副总统彭斯、国务卿蓬佩奥等则是会上主角。
这原本该是一场解决地区冲突、推进中东和平稳定的国际性会议,但在美国的主导下,伊朗“被迫”未出席,巴勒斯坦因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而拒绝出席,黎巴嫩、叙利亚等国也未出席——“主角”未到,这场所谓的“中东和平会议”也就毫无意义。
在会议议题上,据此前报道,主要包括伊朗问题、叙利亚战乱、也门内战以及巴以冲突等中东主要问题。然而,最终成为整个会议“焦点”的,依然是未曾出席的伊朗。
内塔尼亚胡称这是一个对抗伊朗扩张政策的团结性会议;彭斯指责伊朗是中东地区安全威胁,呼吁欧洲国家退出伊核协议;蓬佩奥则阐述了美国撤军叙利亚的相关事宜,并表示需要向伊朗施加更多的制裁与压力。
而值得一提的是,特朗普的女婿、白宫高级顾问库什纳也现身14日的华沙会议,他带去的消息则是,美国一直未曾公布的中东和平计划将在4月9日以色列大选之后公布。
然而总体而言,这一次的会议可以说是成果寥寥。
据新华社报道,会议结束后,美国和波兰宣布联合发起成立一个国际工作组,以推动在中东地区的反恐、打击非法金融、能源安全、遏制导弹发展和武器扩散等领域合作。伊朗外交部15日发声明称,这一所谓的会议成果“毫无意义”。
欧洲小伙伴也不买账了?
这一场由美国主导的高级别“中东和平会议”,英国外交部长亨特仅现身一会儿,法德仅派出低级别外交代表,欧盟外交政策高级代表直接未出席,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美国与欧洲国家在中东问题上的分歧逐渐加大。
在伊朗问题上,经过长达10年的谈判后,美英法德俄中等国家终于与伊朗达成一致,签署伊朗核问题协议(简称“伊核协议”)。然而,2018年5月,特朗普政府突然单方面宣布退出伊核协议,并于11月全面恢复对伊制裁。
整个国际社会都对特朗普政府此举表示不满,认为这加剧了中东地区局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。美国的传统盟友英法德也谴责了美国的这一行为,并表示会继续留在伊核协议之内。除此外,英法德甚至采取行动以绕过美国对伊制裁,继续保持与伊朗的经济关系。
据《耶路撒冷邮报》,面对彭斯指责欧洲国家破坏美国对伊制裁,一些出席会议的欧洲外交官称,“我们希望引导伊朗走向好的结果,不希望推动他们破坏伊核协议承诺”。甚至与美国联合主导会议的波兰也表态支持伊核协议,波兰外交部长查普托维奇称,伊核协议是“国际舞台上一个宝贵的因素”。
此外,在叙利亚问题、巴以冲突问题上,欧洲国家与美国的分歧也逐渐明显。在叙利亚问题上,特朗普去年12月宣布美国将撤出驻叙美军,引发英法不满,两国都表示暂不会撤军。在巴以冲突问题上,特朗普于2017年12月宣布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,引发巴勒斯坦强烈不满,而英法德等欧洲国家依然坚持“两国方案”解决巴以冲突。
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也评论称,美国的这一场大型外交“演出”,本希望团结国际社会共同抵制伊朗,最终却只是反映出美国与主要盟友欧洲之间日益加剧的分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