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
唐代诗人李绅的这首《悯农》,道尽了农民的辛苦,字简意赅地描写了粮食是如何的来之不易,成为后世人们珍惜粮食最知名的警句。
其实,种粮、收粮中的苦累,农村出身的朋友们是感触最深的。
记记中,每逢收割稻谷时,家里总会安排老人小孩到田间垅旁仔细寻找,眼睛睁得大大的,务必不放过每一棵掉落的谷子。
或许外人看来,这样做是浪费时间毫无必要的,几粒谷子,能值多少钱?
但在种田人的心里,这些都是自己血汗所得,又怎么舍得白白浪费呢?
不过,在自己田里捡拾粮食是美德,这要是跑到别人田里去捡了,那就是“不讲武德了”。
在河南周口,就有一些村民居然跑到别人田里捡起了玉米,喊都喊不住。
这就让人感到气愤了。
有网友爆料,10月4日周口西华县的一个农场,承包人叫来了机器收割玉米。
虽说现在的农业机械已经很发达了,收割玉米也不是什么复杂的技术,但田地大了,机器收割后地上总会掉落一些。
一个玉米棒通常都在半斤左右,这么大一片田,掉落的玉米数量也颇为可观。
为此,农场承包人特意请了人跟在机器后帮忙,顺便把那些捡在地上的、漏在杆子上的玉米都给收起来。
令人没想到啊,这边机器一开始发动,那头就来了不少当地村民。
不说话,也不打招呼,他们提着袋子就进了玉米地。
他们三五成群,有的一路尾随机器慢慢走,看到上面掉了玉米下来,马上捡起丢到自己袋子里。
有的拿着袋子仔细在旁边地里仔细寻找,不放过任何一个掉落的玉米棒。
当着田主人的面,这些人“捡”起玉米来是落落大方,一点也没有觉得不好意思。
农场承包人与请来帮忙的工人们都看呆了,这算什么?
明抢吗?
农场承包人多次劝阻无果,闻讯赶来的民警也是束手无策。
轰鸣的收割机旁,这些人四处散开低着头认真“捡拾”玉米,谁的话也不听。
刺耳鸣放的警笛声,这些人也是充耳不闻,一点也不影响他们“捡”玉米的工作。
不少人拖着的大袋子都沉甸甸的,看样子,他们此行收获颇丰。
为了“捡拾”更多的玉米,几个村民步步紧逼地跟着收割机,生怕掉落的玉米被同伴先捡去了。
全然不管机器上锋利的犁头离她们仅有数十公分,随着机器行驶不停抖动,稍有不慎,就有可能被扎得头破血流,甚至危及生命。
承包人请来帮忙的工人早就被这些人挤到一边去了,看到他们如此的“拼命”,工人们也是直摇头,这是要玉米不要命啊?
至于么?
因为这些村民的干扰,收割机不得不几次停了下来,收割效率更是大大降低,看得承包人是心焦不已。
被村民们捡走的玉米,他已经不存指望了,只希望这些人能离机器远一点,不要影响收割作业。
可惜的是,对他的诉求,这些村民们仍然不予理会。
真是看得人头疼!
实在要捡也可以,但是不能乱,这是承包人最后的底线了。
真要不小心伤到了人,那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。
但道理都懂,真要落到自个身上来了,这些村民们却谁也顾不上了。
每年秋收,这样的事情各地都有发生,收花生收玉米,收土豆收大豆,都有附近村民尾随机器“捡拾”。
不时传出的机器伤人事件,也阻止不了他们那颗贪便宜的心。
有网友讽刺说,这些村民都精明着呢,反正捡到多少都是自个的,真要被机器伤到了,还能获赔一大笔钱,怎么算都是好买卖!
贪小便宜,抱着侥幸心理,对田地承包人的损失视若无睹,这些村民们把“精致利己”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却没有想过,长此以往,以后谁还敢来村里租地?“贪小便宜吃大亏”,这个道理,希望村民们不要等到落到自己头上才明白。
对这些村民们的行为,你们怎么看?各地秋收出现的“捡拾”现象,怎么才能解决?